行业新闻
“除了银鳕鱼、罗非鱼这几个‘老演员’,今年基地又增加了石斑鱼、东星斑鱼这几个‘新秀’,现在东星斑鱼市场价是260元一斤。”2月9日,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娄家沟村的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娄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武建平指着印有“党建引领集体经济”的海鱼手提袋说,“包装后的活鱼年前就销售一空,供不应求。”
海鱼装在印有“党建引领集体经济 助农发展乡村振兴”标语的手提袋内 王侠 摄
“2024年,基地共出鱼16万余尾,总产量24万余斤,村集体收入超过100万元。”蛇年伊始,武建平欣喜地说出新年心愿,“2025年,俺的新年目标是健全海鱼养殖产业链,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扩大幸福院规模,让全村140多名70岁以上的老人一日三餐都吃上‘热乎饭’,让年轻人安心学习工作。”
2022年,娄家沟村创新“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在海拔500多米的高山上投资建设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经过三年的发展,高山海鲜销售火爆。
“北京一家渔业批发公司一天就要1万斤海鱼,我们就怕鱼养不出来,供应不上,因此扩大规模势在必行。”武建平说,2024年12月底,占地5000平方米的养殖基地二期项目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但伴随着海鱼养殖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海鱼养殖饲料、海鱼加工和海鱼销售等问题逐步显现。
敢想敢干、苦干实干!娄家沟村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摸索中一步步完善、延伸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
“首先是变废为宝,我们整理盘活撂荒土地420多亩,种植菌草,发展鱼饲料加工产业,每亩地能收入5000元至8000元。”武建平说,“基地一年需要六七百吨鱼饲料,2026年以菌草为原料的饲料加工厂建起来后,基地每年能节省几百万元的饲料。”
在海鱼养殖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娄家沟村又瞄准市场需求,把海鱼加工成保鲜期更长、方便顾客携带的真空包装熟鱼、糟鱼。
“基地正在进行初期的熟鱼、糟鱼生产加工试验,并为其注册商标,2026年海鱼加工厂建成投产后,养殖基地将实现自产自销。”武建平说。
“做任何产业,都要先找好销路再投产。伴随海鱼产量的增加,为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2024年,我们加入鹤壁日报的农副产品销售抖音团队,通过网上直播销售海鲜。”武建平说。
“海鱼养殖是村集体产业,村民有分红,为啥各家各户还散养海鱼呢?”记者问。
“坐等分红,会让村民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懒惰思想,村民一起参与集体产业的发展,除了分红,双倍挣钱,多劳多得,可以激发村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必威网址登陆入口性和学习种植养殖技术的上进心。”武建平说,“今年春节村集体为村民发放罗非鱼3000余条、虫草鸡蛋3000余斤,下一步,我们将健全产业链,把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日子越过越红火。”(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王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