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24年早稻产量数据的公告》显示,2024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17.4万吨,其中江西省早稻总产量676.7万吨,居全国第二。素有“江南粮仓”美誉的江西,是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秋风吹谷,稻香满仓。江西税务部门紧盯需求优化服务,将惠农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共绘好“丰”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种子创新的基础。自2015年开始,江西农业部门连续组织遴选和发布水稻优质高产主推品种,促进水稻品种结构优化升级。
“水稻制种看南繁,南繁制种看湘东”。江西省南繁制种被誉为“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的一面旗帜”,制种面积与产量均占全国80%以上。而上世纪70年代起,萍乡市湘东区便走在国家种业振兴的最前沿。为助力乡村振兴,当地税务部门推行税收专员服务制,下乡入户送政策、送服务。
“今年以来,公司享受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政策及企业所得税减免546.81万元,我们在育种技术研发创新上的优势得到进一步扩大。”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的会计刘惠琴自信地说:“今年种子生产面积4万多亩,生产种子1600余万斤,超过全省南繁制种产量六成,销售1500余万斤。”企业自主研发培育的早稻“兵两优”与晚稻“昌盛优”系列品种因米质优、产量高等特点在市场深受欢迎。截至目前,湘东区累计审定142个水稻新品种,鉴定8个自主产权的优质不育系,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省前列。
“发展本地规模化水稻制种产业,背后源源不断的税收支持给我们很大底气。”萍乡市鸿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亚军表示,在芦溪税务“税小青”服务团帮助下,2023年以来,公司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政策减免42万元,这些资金被用于建设育秧大棚和实验大楼。
良种出好米,被称为中国“贡米之乡”的万年县也在税收支持下深耕稻作品牌。“公司的‘税费服务驿站’就是我们跟税务部门的交换站,我们提问题,他们给方案。”据万年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阳厚介绍,企业近三年累计享受各项税费优惠630余万元,这些资金助力打开了高端大米市场,进入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国际主流零售市场。
粮仓需要沃土的培养,江西素来有着“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自2017年起,江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由亩均1200元左右提高到亩均3000元,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让小田变沃土。
金秋时节,赣州市崇义县上堡梯田的千亩稻浪绵延不绝。上堡梯田位于海拔1741米的赣南地区第二高峰华仙峰周围,垂直落差近千米,在发展农业水利灌溉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高达88.3%的森林覆盖率,光照和空气条件优越,这里种出的水稻味美质优,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堡大米卖得好,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新世野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贤楷告诉记者,2023年以来,公司共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90万元,还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上线了网络销售平台,销量提升的同时,其自主创建的“高山梯田”商标名气大增,在2016年被评为省著名商标。
除了善用天然沃土,江西人在修复土壤变废为宝上也舍得下功夫。以创新性土壤环境治理能力在国内闻名的江西省普瑞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土壤污染治理、土壤酸破化改良和土壤质量提升等痛点、难点,与多家科研院校、单位密切研发合作,探索出“PRF+”土壤重金属治理修复模式,攻克了五项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和四项良法技术。
“2021年至今,公司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各项减免1273.32万元,税收政策帮扶让我们更能牢牢抓住核心研发技术,赢得市场的认可。”该公司董事长刘云说,“土壤环境质量产品的加持,可以加速土壤生产质量和安全的提升效率,实现土地增产增效,把饭碗牢牢端住。”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力量,江西省大力实施“头雁引航 雏鹰振飞”行动,把农业资源优势变成发展的胜势。
来到峡江县金坪民族乡时,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西省峡江县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玉莲正手持遥控进行飞防作业,一人完成十几亩地的作业面积不在话下。“从种子采购到销售、初加工一条龙全免税!购买农机具还能享受补贴,收成是一年比一年好,农业大有可为!”石玉莲看着眼前的稻田十分欣慰。
石玉莲牵头合作社与井冈山大学肖永红教授团队协作,推广的水稻病虫草害零农药种植模式实现了每亩水稻经济效益从500元至2000元的增长。目前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至5000余亩,辐射周边3个县,带动农户增收50多万元。
据统计,至今年7月底,全省共培育农业产业化省级联合体190个,带动农户91.7万户,户均增收2606元。这里的农耕有“智”更有“质”,全自动生产加工设备纷纷上场,科技范十足。
在吉水县黄泥洞智能工厂化育秧中心,W型全自动化育秧苗床成为了工厂“主力”,单次供秧能力超过传统人工育秧的2倍,育秧时间却缩短了7-10天。
走进赣州市富华米业有限公司,5G+数字化工厂高效运转。2023年,企业成功接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实现了生产过程与质量的全程可追溯,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了销售收入年均近30%的涨幅。
“今年秋收以来预计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大米越卖越好。”江西钤阳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任小勇介绍道,公司以推动绿色种植为主抓方向,近两年享受各项税惠314万元,获评“2023年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销售范围从市内4个销售点扩大到省内外23个总经销商。
如今,江西创新推行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优质平台+基地+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已然成为助农致富的一条新路。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新悦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在此模式下构建了稻谷种植、加工、销售集成化产业链,近三年企业共计享受农林牧渔免税优惠13万元,现有3千亩旱地水稻种植,具备150吨粮食储存能力。(彭梦青 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