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走进长春农博会“魅力中国 五色吉林”展厅,一群会吐丝的“蚕宝宝”成为最吸睛的明星。今年长春农博会,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首次亮相,从活体展示到深加工产品,从传统丝织到现代生物科技,为游客呈现了跨越百年的柞蚕产业发展之路。
展位前,只见数十只柞蚕正在鲜嫩的柞树叶上大快朵颐,绿色的身体随着进食不停摆动,现场围满了好奇的游客。“这些是我们单位自主培育的品种,它们吃的是柞树叶,吐出的丝更粗更韧,是制作高档丝绸的优质材料。”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向游客介绍。
展台上,一套由柞蚕丝织就的睡衣在灯光下泛着光泽,引得不少女性游客驻足抚摸。“柞蚕丝比桑蚕丝略粗,韧性强、透气性更好,做出来的衣服更挺阔、亲肤。”工作人员边说边演示柞蚕丝的强韧性——一根细细的丝线竟能轻松提起一瓶矿泉水。
最让观众惊叹的是柞蚕的“全身都是宝”。在食品展示区,金黄酥脆的椒盐蚕蛹、营养丰富的蚕蛹蛋白粉、高端的柞蚕蛹虫草等产品琳琅满目。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的柞蚕蛹虫草(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技术以及柞蚕蛹蛋白、柞蚕蛹油提取及加工等技术,为柞蚕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开辟了新路,也为柞蚕产业发展寻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吉林省有1200万亩适宜养蚕的柞林,现在只开发了5%,发展空间巨大。”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宝毓表示,“我们正在推动‘小柞蚕’做成‘大产业’,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