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蚕虫草是一种珍稀药材,被誉为“东方滋补圣品”。它是一种真菌,对人体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如调节免疫系统和提高机体抵抗力等。近年来,蚕虫草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种植蚕虫草已成为一项收益良好的产业。本文将介绍蚕虫草的人工种植技术。
蚕虫草对土壤的要求较高,最适宜的土壤为泥炭质酸性土壤。土壤的PH值在4-6之间,有机质含量在20-30%之间,砂粒含量不应超过10%。
蚕虫草生长在寒冷的山区,气温较低,相对湿度较大。因此种植蚕虫草应选择气温低、湿度大、光线较弱的环境。宜选择地处高海拔的山区或者在室内环境中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
采集蚕虫草的种子应选取成熟度较高的子实体,晴天采摘,晾晒干燥后,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备用。另外,为了避免受到污染,建议选用原产地的种子。
在种植期间,如遇到死亡或者发现出现了虫口,应及时进行补种。补种时应将原来的种床翻开,清除杂草,松土,再按照定植的方法安排好新的种子。
孢子法繁殖适用于大面积种植,操作起来较灵活。孢子培养过程可分为1)细胞分离和清洁选种;2)孢子培养和3)孢子发芽繁殖。
选择平整、坚实、排水良好的场地,先将原有杂草去除,整平底部。然后在底部铺上麻袋或塑料薄膜,这样可以防止土壤和草根的混杂,容易形成吸水能力强的土壤环境。
种子采取排列式区域分布,种子每株之间距离在1-2cm之后,盖1-2cm左右的土壤,稍微压实即可。
注重温度和湿度的调节,适宜的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80-90%左右。过低的湿度可能导致蚕虫草失水,影响生长。
均匀灌溉,不宜过湿或过干。错过发芽期和越冬期,抽菌不顺,易造成菌根性死亡。
定期除草,保持植株的肥厚。可根据生长情况,每20-30天喷施一次1%泛酸钙溶液,除可增强植株的免疫功能外,对菌丝的生长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防范病虫害,对种植蚕虫草的农民应当加强害虫初期防治和病害防范,保证植株健康的生长。同时,科学施肥,保证养分的均衡供应。
蚕虫草的收获一般在肥大期,此时的草根比较多,菌根也比较入木三分、肉质饱满。收获时注意保持干燥,避免受潮,避免直接阳光曝晒,最好使用特制的纸箱子,待全部收成后,密封存放。若保管妥善,则干燥调理后可长期储存。
蚕虫草种植是一项逐渐成熟的收益项目,为此必须熟悉其适宜的生长条件,并做到严格地定位、漫长的时间长河、严格的管理、严格的质量把控等,才能保证种草整个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从而收获一份丰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