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由于野生冬虫夏草资源的有限性和采集难度,供应存在不确定性。为了缓解资源压力,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加大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力度。
近年来,冬虫夏草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冬虫夏草,中药名。表面会附着很多寄生虫、真菌孢子。为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的尸体的复合体。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功效。主治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痰血。
中国是冬虫夏草的起源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冬虫夏草生产国。目前,全球只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四个国家生产冬虫夏草,但中国冬虫夏草的产量占世界的90%以上。其中,青海省的冬虫夏草产量约占中国总产量的60%以上,主要产于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地的高山雪线附近。这种环境人烟稀少、洁净、寒冷、缺氧、紫外线照射强烈、无污染,造就了冬虫夏草独特的品质。然而,由于生长环境苛刻,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雪线上升,以及人为过度采挖等因素,冬虫夏草资源日益减少。
数据显示,从2012年的9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28.3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145%。到2023年,冬虫夏草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370亿元,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据预测,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5年全球虫草市场规模大约为2803百万美元,预计未来六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4%,到2031年达到3084百万美元。
随着消费者对冬虫夏草药用价值和滋补功效的认识加深,以及保健品市场的兴起,冬虫夏草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人们对天然、绿色、无污染药材的日益青睐,进一步推动了冬虫夏草市场的增长。特别是老年人、亚健康人群和运动员等群体,对冬虫夏草的需求尤为旺盛。在高端保健品市场,冬虫夏草以其珍稀性和药用价值,备受消费者青睐。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冬虫夏草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冬虫夏草市场上存在着多个知名品牌,如三江源、东阳光HEC、同仁堂健康、雷允上等。这些品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品牌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一些品牌通过自主研发和深加工技术,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从而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市场份额。
中国冬虫夏草的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均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主要出口市场包括中国香港、日本、中国澳门、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未来,随着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和认可度的提高,中国冬虫夏草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也将逐步增加。2023年我国冬虫夏草出口量达2.83吨,出口额达4736.29万美元,出口均价达1676.56万美元/吨。从出口目的地来看,我国冬虫夏草主要出口至日本、新加坡、中国澳门、泰国、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地。未来,出口市场有望进一步拓展至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由于野生冬虫夏草资源的有限性和采集难度,供应存在不确定性。为了缓解资源压力,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加大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力度。
目前,已有企业实现了冬虫夏草“整草”的规模化、营利化的人工繁育。虽然人工繁育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成为冬虫夏草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探索资源保护措施,通过实施严格的采集许可证制度、投资建设人工培育基地等措施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已将冬虫夏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遏制滥采滥挖行为。
综上所述,冬虫夏草行业市场现状呈现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与分布集中、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竞争格局多元化、出口市场不断拓展以及发展趋势向好的特点。然而,也面临着资源稀缺、生态保护等挑战。未来,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加强资源保护、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以实现冬虫夏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国冬虫夏草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Betway-官网平台Betway-官网平台